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當代青年婚戀問題已經上升到全社會都十分關注的熱點問題了,相親,這一古老的婚戀配對模式正前所未有地改變著大家對婚戀的態度,父輩們總覺得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所以他們特別不理解,為什么自己的兒女找對象會這么難。
實際上,當代青年正經歷著的相親,與彼時父輩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F在的相親已經不僅僅是“找個對象”那樣簡單的事了,它是個集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人口學及概率學等多學科為一體的高難度項目,能打高分的選手少得可憐。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帶大家一起感受相親的魔力,也嘗試從更深更廣的維度去探討:為什么當代青年都厭惡相親。
我們先來討論一個問題:你期待愛情么?我想幾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可是你覺得你能通過相親找到愛情嗎?這個答案就不一樣了。
經歷過一生婚姻洗禮的父輩們覺得,愛情這種飄渺到可有可無的東西,與過日子相比,不值一提。在物質匱乏的年代,維持基本的物質需求,獲得更多的物質享受是第一位的??扇缃?,物質可以通過努力工作,資本運作等方式獲得。若追求物質,我自己拼命打拼,將來早晚能夠獲得能力范圍內想要的東西,所以選擇伴侶,就一定要注重精神層面的追求。想法是好的,可實現起來卻非常困難,那些帶著對愛情的美好憧憬進入相親圈的“白紙”,早晚都會在這個大染缸里被賦予絢爛多彩的顏色。
第一個關鍵詞:圈層
說它“階層”也好,“壁壘”也罷,總之進入這個圈子之后你一定會眼界大開,會看到很多在平時生活中看不到的人物,這些人來自于不同圈層,有的腰纏萬貫,過著你想象不到的奢靡生活;有的卑微可憐,省吃儉用攢出一套房子,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地發著字數少得可憐的征婚信息。
在相親圈,人性被揭露得淋漓盡致,那些條件好的人會被人嫉妒,進而被憑空貼上一些莫須有的標簽:要么是性格不好,要么不用看就知道長得丑,再就是被指責要求過高(這個圈子里習慣把“自己配不上”說成“對方要求太高”)。
而那些條件不好的人,在看到這些本就沒有機會融入進的圈層之后會發出類似如下的吶喊:“看不起農村人?”或者“真搞笑,211畢業瞧不起三本????這年代還有人看學歷?”再或者“單親離異的吃你家大米飯了?”。圈層之間的碰撞激烈而刺激,試圖通過講道理的方式去說服一個成年人是徒勞的,成年人只篩選,不教育,但在如此龐大的熔爐里去挑選出跟自己心意相通的另一半,難度可想而知。
不同圈層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高度,都重塑著你我的世界觀,如果你能理解為什么當代年輕人都選擇躺平,那就一定能理解為什么當代年輕人都在相親圈慢熱。這種迷茫以及無奈,讓進圈之前初心堅定的人亂了陣腳,隨之而來的還有滿滿的焦慮。
你會發現你連坐在寶馬車上哭的資格都沒有,但又絕對不愿意坐在自行車上笑。這,便是那些說著相親圈“不靠譜”的根源,不靠誰的譜?是不同圈層間巨大的差異,讓你沒有辦法與其靠譜。
第二個關鍵詞:交易
與其說我們是到相親圈來找對象的,不如說我們是打包好盡畢生之能或者舉全家之力換來的籌碼,到談判桌進行交易的。你手握籌碼的多少,決定了你找對象時任性的程度。
在基層相親圈子里,女性最被關注的是生育,男性最被在意的是婚房。這些交易都很赤裸,說得好聽點,又可稱之為高效。
我常說南方發達城市的相親已經揭開了那層談愛情的遮羞布,咱既然來相親,那就明碼標價,互亮底牌:你家幾畝地,我家幾套房,但凡有一丁點不“門當戶對”,那絕對是不可以進入下一環節的。
大齡女被無情地抨擊:“你這個年齡還能生孩子么?”體制外工作的青年也被老一輩上課:“你怎么連個正經工作都沒有?”沒房子的相親男更是連信息都不敢往外發。
在交易場上,我們都是精明的商人,那些到公園和相親角“練攤”的大叔大媽并不是因替自己孩子找不到對象而著急,而是因遇不到能強強聯合的商家而失落。
這些大鱷在蠶食著底層相親圈的婚配權,也進一步提高著底層相親圈上遷婚的閾值,在這些議價、談判的拉扯中,淹沒了年輕人的愛情。
想愛卻不敢愛、不能愛、不配愛的青年越來越多,這些人不僅僅深陷物質泥淖,伴隨而來的還有時不時地自我懷疑:我還能擁有愛情嗎?
第三個關鍵詞:失望
幾乎很少有相親過的人不向朋友們吐槽,他這次又遇到了什么樣的奇葩。每一個去相親的人,都帶著對愛情的憧憬而去,卻每次都失望而歸。
不得不說,當代青年個性的多元化,讓越來越多的普通人不普通。你無法想象一個無神論者去跟一個談起星座沒完沒了的人相親時是如何把手中那一杯咖啡喝完的;也無法想象這個小伙到底是有多好面子才能在跟一個看起來就討厭的相親女吃完飯后主動買了單,你能說這些人找不到對象的原因是他們不包容,要求高,雞蛋里挑骨頭么?
相親,一個看似高效的手段,最終幾乎都是敗興而歸。一個最不容易的產生愛情的擇偶方式,卻被給予了最多條件的期待。不同頻的尬聊,沒有鋪墊的開始,直白的求偶語言,讓尤其注重自我感受的當代青年人極其感到不適和抵觸。
很多人不愿意為此支出時間和情緒價值,比起工作、社交、娛樂和自我提高,相親的性價比在不斷被削減。張愛玲說:“像我們這樣生長在都市文化中的人,總是先看見海的圖畫,再看見海。先讀到愛情小說,后知道愛?!蹦憧?,年輕人不相信愛情,可偏偏最期待愛情。
越來越多的男青年不再主動追求姑娘了,這個時代,社會運行的規則越來越清晰,相親正悄無聲息地變革著這個詞匯最初的定義,聰明人變多了,傻子就明顯不夠用了,在一個被最大限度功利化的擇偶方式中,又該如何孕育年輕人的愛情呢?但可憐的年輕人啊,既沒有一見鐘情的條件,又沒有日久生情的基礎,不相親,婚戀的出路又在何方?
愿你我都是被丘比特祝福的人。
文/《我的相親流水賬》 群主天籟
文章出自:群主天籟 版權所有,除注明外皆為原創。文章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醉風云立場。